查看原文
其他

超越传统套路模板,高维的班级序列活动先要思考这几点

叶德元 星教师 2024-03-19



真正的学习,从来不是学习结果,而是学习思维和逻辑。比如我们听了一场优秀班主任的智慧输出,不是要把各位演讲老师的班级样态照搬回去,而是要找到自己的班适合什么课程,应该生长成什么样子。


叶德元老师是一位非常智趣的班主任,他将和大家分享,如何与孩子们玩在一起,并且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素养,治愈每一个人。



老师是可以影响一个班的,每个班都不一样。所以我一直追求这四句话:民主规范的管理,内外文化的浸润,及时有效的沟通,阳光多彩的活动。


我非常喜欢搞活动,这里的活动有两层意思:


第一,我们要把学校的活动搞好。很多时候老师排斥学校安排的工作,尤其是当本身任务很多时,就很希望少一些“热闹的活动”,让班级“静一静”。


说实话,我最近工作非常辛苦,从香港回来后担任了校长助理,分管学校的德育、艺术、体育、医疗等等,甚至比选也要参加,制作各种表格,我做了很多从未做过的事。同时还兼任年级组长,班主任,我觉得好累。


但是有一天我突然懂了,领导们一天到晚在忙些什么。以前我觉得他们总是想些花样折磨我们班主任,年年艺术节、运动会,还年年不一样,现在我终于懂他们是怎么想的,因为这就是我想的。于是我去落实的时候,就特别坦荡。


第二,我们要积极参加这些活动。我现在安排任何工作,都没有班主任提意见,因为我也要做。所以,当我们把整个德育打通以后,就更能理解班级应该是什么样的。


爱因斯坦说,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。说实话,剩下的除了我们在学科中培养的思维,更多的就是我们参加的这些活动。


下文两张老照片是同学发给我的,我自己都没有。真心话,很感动。看着照片里的自己才发现,为什么今天的我像个神经病一样,那么喜欢上舞台,因为我从小就这样啊。


当然,也有点遗憾,我看这两张照片想了想,我们班难道就这几个同学,其他人去哪里了?所以我说今天的德育活动一定要课程化、活动化、全员化、特色化,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员化。


小学儿童节演出(四川德阳黄许镇中心校)


虽然我今天的主题是讲活动,但我觉得没必要把活动教给大家,毕竟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,所以我想先给大家讲几个故事。



01 眼里有每一个学生


故事1:一份修改了4次的导学案

照顾学生多样性


去年我到香港工作,上岗第一天,有个学校打电话给教育局,让教育局给他们做一份导学案,主题是春秋战国的思想。对我们内地的老师来说,天天做导学案,多简单的事儿,是吧。


我很快就把表格做好了,还考虑到小朋友喜欢图片,放了很多漫画上去,如孔子的头像,孟子的头像等。我自认为做得很漂亮,交给我的课程主任。接下来的场景,是这样的:


课程主任:25分钟就做好了,真快,很棒,中国速度!中国速度!叶老师,您看,这些空的设计都很好,但我想问一个问题,如果这些空学生不会填怎么办?


我:但这是最简单的了,翻书就能做出来。


课程主任:在哪里翻呢,你得给学生标上嘛,照顾学生多样性。


这是我第一次听到“照顾学生多样性”。那好,我回去用15分钟翻了各个版本的香港教材,把相关信息注明上,高高兴兴拿去给课程主任。


主任一看,“15分钟就搞定了,中国速度,中国速度!但是叶老师,如果学生翻了几页都找不到答案怎么办呢?”


我心想,这都找不到,那要怎么办?主任说,你可以给他一些关键词嘛,把这些关键词的顺序打乱就可以啦,照顾学生多样性嘛。


我想,这不成选词填空了吗?行吧,我又拿回去改,15分钟做好了。


主任再次发出“中国速度”的感叹。接着说,叶老师,还是有点问题,有的孩子连字都不喜欢看,就喜欢看图怎么办?一边说一边从抽屉拿了一堆漫画给我。“你去看看这些漫画,觉得好的可以扫描出来,附在后面,有的孩子看了漫画就知道怎么答了对不对?照顾学生多样性嘛。”


我又回去看漫画,看了两个小时,摘下来,附上去,再次拿去交给我的课程主任。


“漫画你也看完了?中国速度!”主任又提出一个问题,“有的孩子连漫画都不喜欢看,怎么办?”


我心想,那还能怎么办,都这样了。


主任又拿出了好多光碟,对我说,叶老师,有的孩子喜欢动画,你可以把它剪下来,做成二维码附在上面,你不要做那么快,慢慢来。


我当时怀疑,他是不是嫌我做得太快了。之后,我回去看了三天的光碟,再做成二维码。


老师们,做完这项工作,我脑袋里一直萦绕着一个词:照顾学生多样性。


以往我们做分层教学,我们是强行把学生按能力进行分层,A层做A类题,B层做B类题。但香港同胞的教育不同,他们认为,学生都要完成这个表,但是解决问题的路径可以给学生ABCD的选项。我突然就觉得,这才是我们的眼中有人。有时候我们为了赶进度,一堂课完全是拖着学生走,稍微快了一些。



故事2:一次革新的学校运动会

全员参与


得到这个启示,今年我设计学校运动会的时候,其中一个宗旨就是必须人人参加。怎样才能做到每个人都参加呢?老师们可以回想,以往的运动会是不是很少人参加,一般开幕式一完,大多数孩子就开启春游模式了,吃零食的吃零食,做作业的做作业,反正运动会好像跟他没关系。


于是今年我们就革新了一种方式,除了传统的个人项目,我们还设计了其他20多个项目,让所有学生都加入。


怎么算团体总分呢?我们按这个班有多少人,参加了多少项目,完成了多少任务来计分。你想,参加一个活动,不仅能自己得奖,还能给班级加分,学生就愿意玩起来。


我把这个方案拿到校长面前时,校长说了一句,20多个项目是不是太少了。我自认为考虑得很周到了,说,场子只有那么大,项目多了铺不开。


校长又问,学校有多少个坐轮椅的学生,你调查过没?


“调查过,4个。”


“这4个孩子可以参加多少个项目?”


我赶紧浏览了这24个项目,好在,有11个项目可以参加。校长勉为其难露出微笑,那还将就,以后可以考虑再多点。你看,好的校长,眼睛里真的有每一个人。


所以我对活动的理解,第一就是要人人参与。运动会不是体育特长生的节日,艺术节不是艺术特长生的节日,科技节不是男孩子的节日……只有这样,我们学校才是真的有活力、有生机。



故事3:活动背后还有更多“意外”

走进学生


学校工作布置下来以后,重点就是把学校活动班本化,但我们没必要非得做什么特色活动。


有的人,他干什么的就喜欢什么进校园。比如有人喜欢相声,就让相声进校园;有人喜欢戏曲,就让戏曲进校园。但这些本身就有问题啊!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要学唱戏?他知道怎么能看懂就行了,正如影迷不一定要会拍电影,球迷不一定要会踢球。


当然,我们可以把学校活动变成班级的。我是一个川剧爱好者,但我从来不教我的学生唱戏。不过如果学校要搞个艺术节,我就会问孩子们,我给你们排好不好,孩子们说好。


2019届1班初二年级学校戏剧节


我觉得班主任在活动当中,最重要的就是和孩子玩到一起。关于戏剧节,我是这么理解的。


1.老师的态度就是学生的态度。

2.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和孩子相处的机会。

3.我们可以在孩子面前展示多姿多彩的自己。

4.讨论排练方案,学着做活动策划。

5.有了规划,更要有时间的合理安排。

6.公平选拔,人人参与。

7.不紧张是因为胸有成竹。


这整个过程,都浸润这教育。别人的故事最多是当时感动,但如果他切身体验,便会真正得以提升。比如为什么要选这个剧本?表演中怎么配合?表演中途话筒没声音了怎么办?怎么把握演戏的节奏?哪些是这场戏的关键?学习的关键又是什么?怎么做整体规划?最后,老师一定要告诉孩子认真反思。


这期间,我还有一个意外收获。


本次戏剧节我们班演的戏叫《四川好人》。喜欢戏曲的老师应该知道,这是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写的一个话剧。那天中午我给孩子们看了话剧的片段,他们很喜欢。


晚上,我接到了一个女生的电话。这个女孩子极度好强,什么都要争,又极度自卑,做任何事都不自信。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矛盾的女孩子,她在电话里说,叶老师,今天中午你给我们看的片段很好,我有个要求,我要演一号女主角。


我说凭啥?明天班里选拔,你先来参加海选吧,看看适不适合那个角色。


没想到她就哭起来了。“叶老师,你一定要答应我,我为这个角色准备很久了。”


我一听,你准备了多久?我中午才公布这个片段。我非常果决地拒绝了她,不可以,明天选拔,欢迎你来海选。


她果真来参加了海选,当然,也意料之中的没选上。晚上我正吃着饭,电话又来了,我问她怎么了。她又开始哭,“叶老师,你为什么不选我当一号女主角”?


“不是我不选你,是同学们觉得你不合适嘛。”


“老师,我跟你说,这个角色对我非常重要,你真的要答应我。”


“不行!明天还有其他角色,欢迎你来竞选。”


我以为她不会来了,没想到,她又来了。最后她选了一个只有一句台词的角色。我以为她不会演,哎?她又演了。


话剧《四川好人》表演现场


排练的时候她很认真,在同学面前一点都看不出她心里不爽,大约排了半个月,都没发现她有什么问题。我心想,这事就这样过去了。那次节目我们班得了全校第一名,我还是很开心的,高高兴兴回家,还没上楼,她电话又来了。我颤抖着接通了电话。


“叶老师,你在干嘛?”


“刚到家楼下。”


“你等我一下,我马上过来。”


说完电话就挂了。


到了以后就问我,“叶老师,你为什么不选我当一号女主角?”


“都半个月了,你还没想通吗?”我很是无奈。“你不太适合那个角色,你看,今天你演的角色只有一句台词,但依然获得了掌声,不是演得很好吗?”


“我也觉得演的挺好的,同学们鼓掌的时候,我还挺开心的。”


“那不就对了吗?”


“可我要问一下,你不让我演一号女主角,为什么又要给我一个角色呢?”


“你不是来海选了吗?同学们觉得你合适啊。”


“你确定不是因为我给你打了两个电话?”


“不是啊,你来应聘了啊。”


“确定不是吗?”


“不是。”


我有点懵,万没想到,这个强势的女孩子在我面前突然鞠了一躬,抬起头来时泪流满面。我说你怎么了,女孩说,叶老师,你知不知道,过去的小学六年,只要我跟班主任说我要当班长,我就能当班长,只要我说我要主持升旗仪式,我就一定能当主持人。


我不解,为什么呢?“因为我爸是校长。”震惊之余,我很欣慰她终于说出了心里话,现在你明白这个孩子为什么极度好强又极度自卑了吧。


这个故事给我印象很深,试想,如果没有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活动,这些冲突和交流,背后的故事,我们都不会知道。只有跟孩子玩到一起,你才真的能走进孩子。



02 爱要大声说出来


如果孩子还愿意在你身边围着,千万别把他推开。


每天下了课,我的办公室会来一大堆学生,那个场面用四川话形容——闹麻了。有一天我搬了一个新办公室,里面的两个老太太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,“小叶,我们两个人岁数大了,心脏也不是很好,上一节课40分钟还是好累的,让你们班孩子不要到办公室来吵,我们真的想休息一下。”我反过去拉着她们的手,“咱们上40分钟很辛苦,那些差生假装听懂了40分钟更辛苦,他下了课,把办公室当做他的游乐场,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拒绝他?”


这些孩子你要把他推走很容易,要想拉回来就很难了,而要拉回来靠的就是活动。


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,我的特色之一就是喜欢说。我认为,爱要大声说出来,所以我的活动都跟爱有关。


我特别喜欢咱们七中育才的教师节,初一、初二、初三都不一样的。


初一:回校看望小学老师

初二:我给老师画张相

初三:感恩身边每一个陪伴着


特别说下初一,他们的活动是放假,然后回去看小学教师。你想,他们9月1号开学,9月10号就教师节,开学才几天,他跟初中老师都不熟,何谈爱,他们心里面全都是小学老师的好,那就给干脆给他们放假。


有人可能会问,叶老师,你们会不会孤独、无聊?不无聊。初一的老师基本都是初三刚下来的,学生放假了,我们干嘛?坐在办公室里等,等我们的孩子回来看我们,因为当年我们教过他。这就是爱,并且是可以传递的。




03 抓住契机,做真实教育


我们的活动还要从学科出发,不要总想一些很奇怪的东西。


我在香港的时候,某天,一位成都的年轻历史老师给我打电话,说马上要参加一个成都市的公开课展示,我连忙恭喜,并说“你好好表现”。


他应声说好,但提出了一个问题,这次课讲青铜器,利簋、毛公鼎、散氏盘,这三个讲哪一个好呢?我当时有些错愕,这三样书上提都没提,偏偏最经典的四羊方尊和司母戊大方鼎怎么不讲呢?这位老师说,大家都听过了,没新意。我马上反问,谁听过?评委老师听过,听课的老师听过,但孩子们没听过。


大家发现没,现在网上很多课件都超级创新,创新到我根本看不懂,不知道这些老师在干什么。立意非常高,材料非常新,我想问,这课到底是上给评委的、专家的,还是给孩子们的?有时候,最经典的才是我们应该去传承的,课要讲最经典的,活动也要做最经典的。


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我就给班里的孩子过传统文化节日。譬如每年的端午节,成都市川剧院、重庆市川剧院都要演《白蛇传》,我都让同学们看,家门口的文化都不传承,那还要讲什么?


川剧《白蛇传》


很多老师都说,我们的孩子不喜欢过中国的节日。为什么不喜欢?因为它不好玩嘛。


你看国外的节日,圣诞节可以等礼物,万圣节可以装鬼,愚人节可以整人。而我们的节日,春节,一家人吃个饭;重阳节,陪爷爷奶奶吃顿饭;中秋节,月亮下面吃个饭……什么节日都是吃个饭,是不是很单调?


其实,也不用太多花样,我们就教学生怎么过节,怎么把节过得有意思。


比如腊月二十三,祭灶。这一天,灶王爷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。那么,我们就可以让孩子们总结,这一年你们家在干什么吗?你有没有努力学习?爸爸妈妈有没有努力工作?爷爷奶奶有没有保重好身体,这就是一家人的年终总结,有何不可?关键是要找到教育的契机。



04 如何让班级活动常态化


如何让班级活动常态化,我们是可以做一些设计的。我简单罗列了一些:


1.小组建设可以做成活动

2.反思总结可以做成活动——道歉日、十件大事评选

3.告别思想可以做成活动——问候日

……


这个列表,老师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,不断的扩充。我也把过去做过的很多活动,分享给大家,如下图。



这也不是我自己做的课程,只是对这么多年所做的活动的一个梳理。老师们如果感兴趣,可以到我的班级博客“叶老的窝”,找寻答案。


当然,说到底,我们做教育,做活动,其实就是陪伴。最好的班级活动就是我们和孩子在一起,有时候我只是坐在那个地方,都觉得是一种教育,而且是最好的教育。


谢谢大家!


学术主持:


谢谢!我跟叶老师是多年好友,其中一个深深的感觉是,他非常有趣。这几年,我看着他一点一点变化,甚至可以说变化很快。不仅是岗位在变,学校给的任务在变,最重要的是思想在变。从一开始完完全全是一个青年段子手,到现在逐渐回到教育的本源,更加简单,更加执着,更加阳光。


叶老师,如何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很有趣,能否请您再给老师们几点建议?谢谢。


叶德元:


我觉得有趣,就是我自己的一种心态,日子是过出来的。这得益于我的经历,经历越多,阅历就更丰富。包括这次去香港,如果我爱人有一点不同意,我就不去了。我女儿还小,我也希望能多陪伴她。我爱人说,如果说陪伴孩子,努力去教育孩子是一种教育,那么把自己活得很精彩、很开心,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。


所以,老师们,我们不能把工作变成自己生活的全部,一定要让自己的生命多元起来。我就是该唱戏唱戏,该玩就玩,该旅游就旅游,这样的人生才是丰富的,最终带给孩子的一定不是知识,而是眼界和格局。


对于孩子来说,每个阶段孩子呈现出来的东西就应该是他这个年龄段的特色,而不是按照我们的想法去打造。所以我很喜欢每个班都可以不一样,它就是一个世界、是一个社会。这才是我们要去追求的最好的班级的状态。



本文来源于叶德元在中国教育创新年会·一班一世界的演讲内容整理

作者 | 叶德元(成都七中育才学校)
编辑 | 清落
排版 | 清落


xingjiaoshi@dett.cn尊重原创,请勿一稿多投

点击阅读原文,一键订购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